WEIHUA NEWS
文化故事 | 燎原之势下的创新之火
2022-02-19
访问量6961
手机阅读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由于工作或出差原因,在“爽约”多次后,终于采访到了新一届卫华君子创新奖获得者——雷金柱。干练的雷金柱2008年加盟卫华,是当时卫华股份子公司第一位硕士研究生。

“来卫华后,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公司对技术的重视以及对创新持之以恒的追求,也正是这种工作的环境与氛围,才让我提出的一些创新想法与思路有了厚植的沃土。”在卫华“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下,雷金柱坚守一颗创新者的初心,十四年如一日的在轻小型起重产品领域深耕细作、开疆拓土,成为擘画卫华新蓝图背后的创新引擎。他本人也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以及勇于创新、敢想敢做的魄力,从一名机械设计员一路晋升至技术副总监。


新一代葫芦双梁起重机的问世


2016年,当时市场上广泛应用的都是传统的葫芦双梁起重机,结构笨重、轮压大,已经与时代的发展不合时宜。面对当时许多竞争对手采用的低价竞争战略,因为对产品质量以及原材料的严格把关,在这场竞争中卫华显然不具备优势。

如何突出重围?

瓶颈的突破需要找准关键点。“考虑到产品自身的弊端以及企业成本控制这两个方面的综合因素,我们就想着通过技术创新来优化改进我们的产品,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也能为公司赢取更多的利润空间。”秉承着这一信念,雷金柱开始与技术团队一起对普通葫芦双梁起重机产品进行彻底的改型。

改革难字当头,更需敢字当先。雷金柱首当其冲,他将自己完全沉浸于不同的起重产品配置中,在数百种产品配置中寻求一个性价比最优组合。“这是对你枯燥耐受力的一个考验,不仅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对每个产品配置有着精确的掌握,涉及到了大量的参数计算。”


雷金柱大胆的尝试在端梁部分抛弃了传统的U型槽焊接结构,采用现成的矩形管结构,不仅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也使产品外观更加美化,主梁部分抛弃了传统的正轨梁结构,采用偏轨箱型梁结构,在运行驱动上也进行了种类的减少与合并。一次次对比,一次次试错,一次次落空,一次次的重新出发......雷金柱记不清自己尝试了多少次,只知道自己脑海中无时无刻旋转的都是产品的各个结构配置。

“就它了!”通过对相关配置进行不断比较,桥架结构及截面的反复计算,雷金柱最终拿出了新一代葫芦双梁起重机的结构样式。

经过测算,新一代葫芦双梁起重机可实现节约生产成本15%以上,功能的优化、质量的稳定、外观的美化,使得葫芦双梁起重机的销量大幅提升,成为了纽科伦主推的网红产品。


电动葫芦起重产品三维设计的全面推行


回想起2020年卫华在电动葫芦起重机全系列产品实现的三维设计,雷金柱的眼中绽放出了光芒。

“汽车、工程机械领域都已经广泛应用三维设计到生产等各个环节了,既然别的企业可以,那就没道理我们公司应用不起来。” 作为机械设计专业科班出身的雷金柱,对三维设计在卫华电动葫芦起重产品的图纸应用有着势在必行的决心。

因为标准模型库不齐全,普通产品标准图纸的三维化会消耗过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因此一直以来三维设计仅在公司的全新产品设计中使用。

“创新工作一定要坚持,开始总会有些反对意见,但只要判断大方向是正确的,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成果。” 时势相济,谋定后动。为实现三维设计在葫芦类起重机中的全面推行,他毅然决然的主动将推行电动葫芦起重机全系列产品三维设计列入技术中心年度目标责任书中,要求自2020年12月份之后,电动葫芦起重机全系列产品要实现全三维设计图纸的下发。

因为技术中心二维设计图纸的模型库已相对健全,而模型库内的三维图纸却是凤毛麟角,雷金柱的这一要求就意味着原本技术人员两个小时能完成的工作,现在需要一天的时间去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


设计人员工作量的增加,直接影响到的就是日常图纸的设计及时率,这恰恰是技术中心考核的重中之重。“从眼前利益来看,确实是设计及时率更重要一些,但从企业技术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三维设计却是技术工作跨越提升的必经之路。”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会有长痛。雷金柱深谙此次创新的阻力,也做好了随时应对外界反对声音的准备。

“行动中势必会遇到困难阻力,不能遇到阻力就停滞不前,要想办法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制定制度、日日强调、每周督查,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以及雷金柱的大力推行下,通过2020年一整年的努力,雷金柱所负责的电动葫芦起重机全系列产品实现了三维设计下发生产图。

通过三维设计的推动,二维到三维设计手段的跃升,电动葫芦起重机类产品设计的重量更加精准、二维设计产生的干涉等设计失误问题也大幅度减少。


后浪”们发出的创新最强音


雷金柱对创新不打折扣、执行到底的工作作风在技术系统中掀起了一股创新的风潮,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加盟卫华的“后浪们”。

技术部高可苗是2019年入职卫华的应届毕业生,在一次图纸设计中,她看到甲方客户的要求——四根电缆从5m高的位置由水平方向转为竖直向下,且横向5.5m电缆可以任意弯折成为4段。这样的要求,着实让她费了一番脑筋。“在设计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很享受一点点把硬骨头啃掉的感觉。既然没有现成的材料可借鉴,那就自己制造电缆支架。”高可苗揉了揉酸涩的眼睛,便着手查阅起拖链导槽、橡胶软管,以及聚乙烯高强度软管等各种机械连接结构和易弯折的材料。

高可苗反复的与客户进行详细沟通,查找测试各项材料的可行性,最终确定了以铰接结构为主的大小立柱组合结构,用小立柱轴承和支撑板焊接大立柱上保证总高的同时,也保证了支撑臂在水平面内270度的旋转以及四小段小悬臂的角度旋转。而电缆在悬臂内的排布方式则选择了竖直排列的方式,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更大程度的避免了电缆横向排布时电缆之间的摩擦,使电缆寿命更好得到保证。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雷金柱与卫华的技术团队,他们创新的灵感在这里擦出智慧的火花,乘着东风,聚集起燎原的欣喜之势,照亮了卫华的未来。


创新之火  生生不息